《山海经》中的8个怪异故事,
1. 混沌之死:南海之帝叫攸,北海之帝叫忽,中央之帝叫混沌。攸与忽时常相聚在混沌的领地,混沌对他们非常友善。攸和忽想要报答混沌的盛德,觉得人都有七窍用来视听食息,唯独混沌没有,于是商量着给混沌凿开七窍。他们一天凿一窍,连续凿了七天,七窍凿成后混沌却死了。这则故事充满了哲理,也警示人们不要违背自然规律。
2. 猰貐之变:在少咸山有一种怪物,长得像牛,全身通红,有人的脸、马的脚,叫声如婴儿,会吃人,它就是猰貐。猰貐曾经是一位天神,却死于谋杀。贰负和“危”合谋杀死了猰貐,天帝得知后大怒,将“危”囚禁在疏属山上。后来,开明东的巫族部落派出六大高手找到猰貐的尸体,用不死之药企图复活他,至于复活是否成功则不得而知。这背后似乎隐藏着一场关于长生和起死回生之术的秘密实验。
3. 巴蛇吞象:《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巴蛇能吞食大象,三年后才吐出大象的骨头。这显示出巴蛇的巨大和强大的吞噬能力,也反映出古代人对神奇生物的想象。
4. 九头鸟传说:《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载“有神九首,人而鸟身,名曰九凤”,这是九头鸟的最早说法。九头鸟在古代传说中是一种神鸟,但后来在北方神话中演变成了招人厌恶的反面角色。
5. 三身国奇景:三身国的人都长着一个头,却有三个身体,他们姓姚,以黍为食,能使唤四鸟。
6. 厌火国异人:厌火国人形貌像猿猴,皮肤黝黑如炭,能从口中喷出火苗,就连大笑或打喷嚏都能喷出火星。厌火国还有一种食火兽,形状像狗,名叫“祸斗”,它也能喷火,常为该国人带来祸殃。
7. 刑天舞干戚:刑天与黄帝争位,被黄帝砍去了头颅。但刑天没有死去,而是以双乳为眼,肚脐为嘴,手持盾牌和大斧继续战斗。这展现了刑天不屈的斗志和顽强的精神。虽然这则故事在《山海经》中记录简略,但在后世的传说中不断丰富和演绎。
8. 精卫填海: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身亡,她的灵魂化为精卫鸟。精卫鸟常常衔着树枝和石子投入东海,想要填平大海。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象征,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抗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