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翻开手机看日历,发现已经是农历四月初八了,记得每年的阴历四月初八,正是我们老家下吉镇过古历庙会的日子!
我的家乡在陕西渭南市区以北30公里的下吉镇(现在也叫下邽镇),从儿时记事起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开始便是最高兴的时刻,因为街道要开始过庙会了。
说到庙会肯定会有庙,我们下吉街道有座千年寺庙---慧照寺,慧照寺又名普照寺,也称铜佛寺。寺内大殿中有高约三米的五尊铜佛坐像,形态各异,活灵活现。据老人讲,你哪块疼,就摸佛祖身上的哪个部位,就会治愈疼痛。下吉镇人才辈出,素以三贤故里著称,唐朝名将张仁愿、大诗人白居易、宋朝名相寇准皆为我们下吉人。
其实,庙会就是一种传统的商贸民俗。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好多地方都有,庙会的存在早期的庙会,主要是从事一些寺庙拜佛祈福和商品交易活动。后来慢慢发展除了商品之外,庙会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各种民俗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建国以后,庙会上的锣鼓大赛,走高跷,走信子等等!
到了八九十年代,庙会的发展更是多元且丰富。除了延续以往的民间风俗以外,还增添了不少的新内容。有的借庙会洽谈生意,有的趁上庙会介绍对象说媳妇或新人见初面,有的在庙会时展示民俗文化,比如、来自河南一带的耍猴卖艺的、外地人搭棚演马戏的,民间卖手工农具的、富平县商贸百货卖生活用品和洋瓷盆的、潼关县来卖酱菜的,澄城县卖小罐大瓮的,还有卖肉夹馍的,南七卖饸饹的,东关八队十二队卖油糕的,西关村一队卖气水的,二队寄自行车的,还有忙碌的警机在头股市蹑手帮忙卖牛马骡子的,一群老头围着卖什邡卷烟自我深吸陶醉的,还有合作社里和各种门市部里三尺柜台后忙碌的等等。但孩子们最高兴的是能和大人在庙会上吃到心仪的好吃的和看马戏团或杂技团的各种表演!逛庙会走累了,和大人一块喝点大杯五分钱,小杯二分钱红色汽水,再吃一床七毛钱的荞面饸饹…
进入21世纪,物资交流方便,网络购买频繁,加上大量年轻人进城务工,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再也看不到过去庙会上的繁荣场景,小孩子也不奢求庙会上的好吃好喝的和看各种表演了,但庙会上一切美好的东西却深深的烙在我们七零八零后儿时的记忆和童年的快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