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池本身是个中性词,但是现在随着理财热,资金池好像成了一个负面的词。在我们国家最大的一个资金池就是银行,银行是银监会授权特许经营吸储放贷业务的金融机构,资金体量最大。其他的像信托,保险、期货、私募基金都有资金池。

什么是资金池信托?
或许有些投资者仍然难以准确区分资金池信托,因为某些信托公司或第三方机构并未公开宣称他们的产品属于资金池,而是采用了一些富有吸引力的名词,比如"主动管理信托"或者"现金管理产品"。这样的命名方式导致许多投资者并未意识到他们实际上投资的是资金池项目。
资金池严格来说分为标类资金池和非标资金池,标类资金池通常投资于银行间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标准化的资产,我们常见的公募基金、证券私募等都属于标准化资金池,标准化资金池是合法合规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监管配套都非常完善。
2014年银监会下发99号文的执行细则当中监管首次对信托公司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业务进行了定义:信托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以外没有公开市场定价流动性较差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从而导致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不能对应资金不匹配的业务。
2018年4月央行联合银保监会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简称”《资管新规》“),其中明确: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这次并不是针对信托公司,而是扩大到所有金融机构。因疫情影响,《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
说白了,非标资金池就是采取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运作模式,投资范围包含非标资产。
目前常见的非标资金池信托有以下2种模式:
现金管理类:这类产品资金主要是投资于标准化资产,但是也投一些非标资产拉高收益率。产品期限上,有随进随出的,也有定期开放的,这类
产品的收益率较低,但安全性高一些。
非标类:这类产品的资金全部或者大部分投向于非标项目,资金和项目“多对多”形式。在发行模式上,有采取滚动发行、固定期限模式的,也有单期发行、固定期限的,比如TOT信托。

为什么不建议买资金池信托?
1、底层资产不透明。非标资金池的信息披露义务履行不充分,投资者根本不知道所投资的具体标的,自然也就无法判断其风险。
2、违约举证责任分配难。资金池的项目出问题后,没有明确的融资方和还款来源,底层资产和抵押物价值清算困难。
3、借新还旧,接鼓传花。当不良资产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旦募集速度跟不上就会发生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