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98年北魏迁都至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拓跋珪正式称帝,大同96年定都历史由此开端。后逐步灭掉后燕、夏、北燕、北凉,439年统一北方,与南朝对峙。
秦汉以来,平城虽然因为汉高祖的白登之围而比较有名,但就其地位而言,不过是边郡雁门所辖一县。那么,为什么拓跋珪还要把都城迁到平城呢?
北魏的核心力量,是以拓跋部为首联合诸多部族而形成的政治集团,他们虽然团结勇悍,战斗力强,但毕竟人数稀少,而中原地区人口众多。在经济形态上,畜牧和狩猎是其主要生产方式,北魏初年,国家财政、贵族财产往往会用牲畜来计算。
作为牧民和猎手,拥有大量牲畜财产的拓跋鲜卑统治集团成员,自然不适应中原的气候和环境(事实上,在拓跋珪攻打位于河北平原的后燕时,过半士兵和牲畜患病死亡),要凝聚拓跋人的力量,统治人口远超己方的中原地区,拓跋珪只能选择与拓跋人故乡条件接近的代北地区。
北魏选择背靠大漠,俯瞰中原的桑干河流域作为根据地,在桑干河流域内部,又选择地处畜牧与狩猎经济区内,位置居中的平城,是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与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的确属于最优选择。
北魏平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扩建而成,共建都于此九十多年,前后经历献文帝、孝文帝等共六位皇帝,是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北魏所处时代,正是五胡纷纷进入内地的民族大融合时期。鲜卑人从拓跋珪开国北魏,经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等数代皇帝的相继治理,逐步完成了鲜卑族的汉化,同时也结束了当时中国北方的割据混乱局面。
拓跋珪迁都平城之后,模仿邺城、洛阳、长安的格局,大兴土木“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平城遗址北依方山,外靠长城。分宫城、外城和廓城三部分。
平城平面图
平城鸟瞰图
宫城、内城、外城三城格局基本形成。平城外城周长10千米,每面3门,共12门,门内楼堂馆所林立,寺庙百所。
城市布局以宫城为中心,向外扩展。宫城位于平城北部,建有天文、太极、太和等宫殿。东设太庙、东苑。西置郊天坛、西苑。北建北苑。南筑圖丘、明堂等。外城坊间开巷,巷通街衢,规划完整,布局严谨,为里坊式格局。京都平城人口百万,香烟缭绕,寺庙上百所,僧尼两干余,佛寺妙塔,对峙相望,永宁寺塔高耸云端,呈现一片繁华盛世之象,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
宫城鸟瞰图
宫城是一个由建筑和花园组成的庞大建筑群,宫殿建筑群内不同建筑的布局经过精心规划,以反映中国传统的五行概念(金、木、水、火、土),建筑和花园都是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学理念设计和布置,以保证皇室家族的吉祥和安宁。
太极殿:太极殿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建造的一座宫殿,宫殿居中,左右为西堂和东堂,是皇帝举行重要政治活动和接待重要宾客的场所。
太和殿:北魏皇帝召开政治会议和接见外宾的主要场所,也是皇帝和王公贵族举行盛大婚礼和庆典的场所。
乾象六合殿:位于皇城东北侧,是观测天象和举行天文仪式的场所。
永宁寺
明堂:平城明堂其设计理念,建筑布局,与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修建的明堂有相似之处。是北魏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
这里是花木兰拜见天子孝文帝的地方。汉乐府《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和它形制类似的全国仅有汉长安明堂,汉魏洛阳明堂,以及唐东都洛阳明堂。